?一件流傳下來的古代文物,它屬于什么時代的遺物,它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究竟有多高,這是文物鑒定者首先遇到的問題。
廣州文物鑒定中心小編講一下,文物鑒定者把對文物的辨偽和對其價值確定的工作稱為文物鑒定工作,即通過各種手段斷定一件文物的真偽,確定其時代范圍,評估出它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后,有選擇地加以收藏。
?

對于國家文物收藏單位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工作,除需要專門人才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鑒定手段。對于文物愛好者來說,這是必須精通的一門學問。否則,一件文物往往會因為鑒定的錯誤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被人們遺棄,同時也可能將一件后世仿做的贗品視為寶物而予以收藏,從而造成損失或引起后世的混亂。
文物鑒定工作首先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確定文物的價值。這是一個總的原則。
對任何文物都必須用正確的觀點去指導鑒選工作,尤其是防止“左”的傾向。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不能割斷歷史,更不能以現代人的政治態度、認識水平和審美觀念等去要求古人。例如:我們今天繪畫水平已經高度發展,相對幾千年以前的崖畫及彩陶器皿中繪制的簡單線條圖案,真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無法同日而語,但如果將兩種藝術分別放到原有歷史環境中去看,價值的高低就很難區分了。
因此,單一的、絕對的標準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來評判。在鑒定文物的過程中,絕不能以個人的好惡作為科學的標準。不同的文物價值標準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文物如果單從藝術角度來分析,不足為奇,但它可能對于某一歷史事件的研究有特殊的科學研究價值,它對于我們來說就十分珍貴了。
因此,我們應對文物進行全面、系統、綜合的分析,做到鑒定準確,選擇合理。既然文物是歷史文化遺存,它就具有不可再生性。任何時候,完全一致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器物也隨時都在發生變化。
因此,在鑒定時一定要謹慎從事。作為國家文物收藏單位,在鑒選文物過程中,考慮的問題相對要多些。在我國,館收藏的文物經過鑒定、定級,可以收存的稱為藏品。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對入藏文物有明確的規定。